自工业机器人商用化以来,其与人类的关系可分为竞争、共存、协作和共事四个阶段,目前随着协作机器人的开发利用,正迈入人机协作的新阶段。与通过安全围栏与人隔离的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可以和人类伙伴并肩协作,高效地完成某项或多项作业。英国巴克莱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协作机器人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到2025年全球销量将从2018年的5.8万台快速增至70万台。
推动协作机器人市场强势增长的驱动力既有制造业的传统需求,如提高生产率、降低单位人工成本等,也有应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实现从批量生产到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新要求。由于协作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比传统系统更少,且更容易部署和使用,协作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降低中小型企业实现自动化的门槛。
未来,结合人机优势的这一协作模式,将在3C(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医药、食品饮料、物流等众多行业中大有可为。在这些品类多、空间小、灵活度要求高的领域,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重复性的以及人类不适宜的繁重甚至危险的工作,而人类则从事自身更擅长、也是需要柔韧性与灵巧度的工作。人机协作将帮助用户以有限的投入实现自动化升级转型,实现投资回报率。
传统机器人系统将与协作机器人长期并行存在,适应不同生产的需求。传统工业机器人的负载大、节拍时间短,但为了安全考量,通常需要在层层防护中与工人隔离。事实上,得益于软硬件安全控制技术的发展,如ABB新一代机器人监测软件SafeMove2与各类视觉及环境监测系统的结合,许多传统机器人系统已将协作机器人的部分优势化为己有,变为“准协作型”机器人。
2021-03-08本文摘自网络